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练习写作了,那么大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批改】。
在备考中,写作批改到底是自己写自己批改呢?还是自己写让老师批改呢?可不可以“自我批改”?
小编的看法是——自我批改是完全可以的,也是非常必要,但它不能完全替代高水平的老师批改。 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自我批改
第一步:冷却过后,通读一遍
- 读得顺吗? 有没有哪里磕磕巴巴、别别扭扭的?
- 看得懂吗? 我的核心观点是不是一目了然?论证过程清不清晰?
第二步:对标“评分标准”,逐项评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
- 找点准不准?—— 我找的这4个逻辑缺陷,是原文最核心、最明显的吗?
- 分析透不透?—— 我是仅仅指出了“你这里有问题”,还是把“为什么这是个问题”说清楚了?(比如:概念混淆了?推理跳步了?条件不充分?)
- 结构清不清? 开头引述、正文分点、结尾总结,这个框架在吗?每段的攻击模式是不是“引述-分析-评价”?
- 语言专不专? 用的是“值得商榷”、“难以必然成立”、“有偷换概念之嫌”这类专业表述,还是大白话?
【论说文】
- 立意稳不稳? 我的中心论点是否准确、鲜明?有没有跑题?
- 结构稳不稳?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立住了吗?分论点是否有力支撑了总论点?段落之间有没有逻辑联系?
- 论据足不足? 用的例子是否贴切、有说服力?还是老掉牙的“司马迁、爱迪生”?
- 逻辑链条紧不紧? 从论据到论点,我的分析论证过程充分吗?有没有只是“观点+例子”的简单堆砌?
第三步:对标“参考范文”,寻找差距
- 开头: 人家是怎么切入的?比我高明在哪?
- 分论点: 人家的分论点设置角度为什么更巧妙?
- 论证: 同样一个例子,人家是怎么分析和议论的,我怎么就写得干巴巴的?
- 语言: 摘抄下别人用的好的词汇、句式,想办法化为己用。

(管综中文写作近五年真题及范文)
第四步:动手修改,甚至重写
根据前面的反思,动手修改,或者干脆推翻重写一遍。这个过程,是你进步最快的时候。
老师批改
老师好比经验丰富的“导航”,能帮你解决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
- 突破“认知盲区”: 你觉得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在老师看来,可能攻击点根本没踩在得分点上,或者你的论据本身就存在逻辑漏洞。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自己很难看出来。
- 提供“优化路径”: 你自己可能只知道“这里不好”,但不知道“怎么改才好”。老师能直接给你指出提升方向,比如“这个分论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立意会更高”、“这个例子换成XX,说服力会更强”。
- 纠正“思维定式”: 你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某种错误的写作习惯,比如论证有效性分析总是“隔靴搔痒”,论说文总是“例而不议”。老师能一眼看穿你的惯性错误,帮你从根子上扭转。
- 给予“个性化反馈”: 范文是别人的,而老师的批改是针对“你”一个人的。你的写作风格、你的薄弱环节,老师能给出最切中你要害的建议。



扫码添加小助理
领取课程优惠券 ⬇️

⬆️

我的微博
扫一扫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微信答疑
扫一扫
https://app9bkztthi3367.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UzMjg3MTcifQ
公众号已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