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基础班作业、周测交流答疑专区

chenjian
chenjian
管理员, Keymaster
370
文章
0
粉丝
备考指导56478阅读模式

  2013年基础班作业、周测交流答疑专区2013年基础班作业、周测交流答疑专区

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思路

  

数学知识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概念,防止概念错误。

  

(2)总结方法

  

熟练的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导致错误。

  

(3)查漏补缺

  

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遇到疑问要及时解答,同学们可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4)坚持做题

  

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每天要保证一定的激活状态,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做题时,特别是做综合卷时要限时完成,否则容易形成拖拉作风,临场时缺少思维激情,造成时间失控,发挥不出应有水平。现在这个时间切忌胡乱做题,做完每个题后,要细细品味和回味一下,看看悟到了什么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独立思考

  

尽管本书每题均有详尽的解析,但希望考生不要轻易去查看详解,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做完题目后,再去看详解,仔细回顾、研究一下自己的解答过程与书中有什么异同,如果存在疑问,应尽早查清原因。学好数学的秘诀为:独立思考、多找规律和窍门。因此,题目只是一个思考的载体,通过载体达到灵活应用考点的能力,这才是提高成绩的必经途径,故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做题本身。成功来源于自信,只要充满信心,脚踏实地的认真努力,就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更多备考福利及精彩,点击添加小助理免费领取~

我的微博
扫一扫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微信答疑
扫一扫
weinxin
https://app9bkztthi3367.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UzMjg3MTcifQ
公众号已复制
 
chenjian
  • 本文由 chenjian 发表于2012/03/02 11:11:08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ichenjian.com/149.html
评论  564  访客  564
    • 小牧民531
      小牧民531 9

      老师,请问基础讲义P22第23题,我按陈老师讲的遇到分数和比例关系时用整除和倍数筛选答案的方法把该题中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桉视力情况分别分为6份9份和4份,共19份,所以答案中一定是19的倍数,刚好正确选项D符合,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三个年级中正常视力的人数不是19的倍数?我这样做的方法是不是错的?

        • gnsyjyp
          gnsyjyp 9

          @ 小牧民531 你好!答案问的是视力不正常的学生的人数,而你按19的倍数算的也不是正常视力的人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说本年级总学生人数是6、9、4的倍数。不能相加的

        • ytz08110
          ytz08110 9

          老师您好,我请教下第二章的二十题和二十一题。第二十题我是用列方程的方法,感觉挺麻烦,有简单点的解题法吗?第二十一题我是用杠杆原理得出男女生比例,然后看答案中哪个选项符合该比例,因该题总量是变化的,用杠杆原理可行吗?如不可行,该怎么解?谢谢!

            • gnsyjyp
              gnsyjyp 9

              @ ytz08110 哪本书的第二章请说清楚点。

            • liuda61
              liuda61 9

              老师麻烦你,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做要45天,乙队单独做要用24天,现在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离中点7.5公里相遇。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您说的t=15除以(1/24-1/40 )这是多修15公里所需要的天数,那最后的总工作量=t乘以(1/24+1/40).  这是多修15公里需要的天数不是修完全程需要的时间,这个怎么理解?

              • aaron90213
                aaron90213 9

                老师您好,基础班讲义P58,第4题答案是A,但我推出来C也是可以的啊,请问是不是题目出现问题呢?谢谢您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aaron90213 这道题目,首先左边通分,分子的(a+b)恰好可以和右边的(a+b)约去。然后,用十字相乘法,得到bc=ab+ac-a^2.接着合并同类项,将ab移到左边,可以得到b(c-a)=a(c-a),约去(c-a),得到b=a,答案选A。[br]你所说的C选项只是一个特例。你选等边三角形,那么就排除了“等腰且不等边三角形”的这种可能性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aaron90213 这道题目,首先左边通分,分子的(a b)恰好可以和右边的(a b)约去。然后,用十字相乘法,得到bc=ab ac-a^2.接着合并同类项,将ab移到左边,可以得到b(c-a)=a(c-a),约去(c-a),得到b=a,答案选A。[br]你所说的C选项只是一个特例。你选等边三角形,那么就排除了“等腰且不等边三角形”的这种可能性

                    • showayvivian
                      showayvivian 1

                      老师们辛苦,想问一下基础班周测五第二页15题,判断充分性题。对于条件(2)我有些疑问:m=16时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虚根,条件也只说a,b是根,并且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对于虚根也成立,由此确实选B,只是我担心的是,考试范围不包括虚数的话,是不是不应该考虑虚数的情况?还是说要看题目,没有指明实数范围的才可以考虑虚数的情况??可能我又钻牛角尖去了,还请老师指教~~~

                      • showayvivian
                        showayvivian 1

                        各位老师和答疑NN同学辛苦!求问基础班第74页作业题中的第5题,我选的是E,思路是:展开面ABCD和CC`D`D,然后求直角边长为1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但是答案为C,并且思路也是展开平面,求纠正思路(该不会我解错了)?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showayvivian 这道题目应该展开ABCD和AA'D'D,展开这两个平面可得到正确答案。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可将相邻的两个面都展开取最小值。

                          • yuexialili
                            yuexialili 9

                            求助:基础班第十章排列组合 习题6 12 17 谢谢啦~~~~

                              • gnsyjyp
                                gnsyjyp 9

                                @ yuexialili 你好!下次问题目直接写页码,这样我们就更好找,谢谢![br]第6题:班级之间没有区别不需要分类,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每人选两个班即为C6,2×C4,2×C2,2=90;[br][br]第十二题:首先A要求最多便先排A[br]我们可以看出当A在最右边和在中间三个位置上的时候B的站法有不同,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br]当A在最右边是B有3种站法,其他三人P3,3全排,[br]所以共有3×P33种站法;[br]当A站中间三个任意一个时,B有3种站法,其他全排,所有第二种共有3×2×P33种排法,一二两种相加共有54种站法。

                              • liuda61
                                liuda61 9

                                老师,一个自然数减去21后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自然数加上22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试求这个自然数?您说的21乘以22即可,这是为什么?

                                  • gnsyjyp
                                    gnsyjyp 9

                                    @ liuda61 其实这一题你可以换个思路想,21×22就是22个21相加,减去一个21不就是212。同理,21个22加上一个22不就是222。

                                  • liuda61
                                    liuda61 9

                                    老师,请讲解一下基础班P11第5题谢谢

                                      • gnsyjyp
                                        gnsyjyp 9

                                        @ liuda61 这题M-N得到的结果是9a2-12a+5,图形是开口向上的,且∠=0,与x轴无交点,大于0恒成立,所以选A!

                                        • gnsyjyp
                                          gnsyjyp 9

                                          @ liuda61 这题M-N得到的结果是9a2-12a 5,图形是开口向上的,且∠=0,与x轴无交点,大于0恒成立,所以选A!

                                        • lesilei
                                          lesilei 2

                                          不好意思啊,我想问的是基础班讲义的74页第三题h是怎么求的,还有76页第7题答案的s3怎么化简得到的

                                            • gnsyjyp
                                              gnsyjyp 9

                                              @ lesilei h用勾股定理来求,你画个草图可以看到d2=R2-r2。[br][br]第7题:答案的最上把R算出来然后代入,就可以化简得到答案了

                                            • lesilei
                                              lesilei 2

                                              老师你好,74页的第三题,我画了图,但是我还是不能理解答案为什么圆柱体的高等于球的半径减去二分之一球的半径??还有76页第七题的答案,s3的面积我化简不到答案,我是先算出r=三次根号下3/4π,然后代入s3=4πr^2,但是我算的r^2=三次根号下9/16π^2,就算把π放进去,最后也是4*三次根号下9π/16,不知道答案是怎么化简的??

                                                • gnsyjyp
                                                  gnsyjyp 9

                                                  @ lesilei 你好!问题目的时候要说清楚哪本书哪一页第几题

                                                • yusmile
                                                  yusmile 2

                                                  老师您好!麻烦解答一下基础班讲义58页第7题以及60页第18题,谢谢!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yusmile 您好58页7题,先画一个圆在图中标上圆心o,op=12小于半径15,p点在圆内,先画在左边,右边情况是一样的。这个题关键点在于过P点的两条特殊的线段,一条是直径一条是垂径,根据勾股定理(op=12 半径=15 求出一半是9,整个垂径是18),讨论过p点的线,就是18《N《30,N是条数,有13条,右边对称13*2,但是要扣除两条重合的,结果是13*2-2=2460页18题,记住结论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两条直角边相加-斜边/2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不好意思,我没有周测四,所以麻烦周测题目的同学将题目输入一下,谢谢!(2^x 1)^2>3中,2^x 1是一定大于0的。所以两边都同时开根号是(2^x 1)>√3,然后移项2^x>√3-1,两边同时取对数,进而得到x>lg(√3-1)

                                                      • 720198
                                                        720198 9

                                                        老师您好,麻烦解答下这三道题:1,基础班讲义P58,第四题,没有思路2,基础班讲义P5,第七题,我认为选A,因最短的弦长是18,最长的是30,答案为什么是B呢?3,基础班讲义P,60,18题多谢啦。。。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720198 1,首先左边通分,分子的(a+b)恰好可以和右边的(a+b)约去。然后,用十字相乘法,得到bc=ab+ac-a^2.接着合并同类项,将ab移到左边,可以得到b(c-a)=a(c-a),约去(c-a),得到b=a,答案选A。[br]2,最短的和最长的是一根,在18-30之间都是2根。画个图再试试。[br]3.画一个图,你会列出r+根号3*r=a,再试试看。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720198 1,首先左边通分,分子的(a b)恰好可以和右边的(a b)约去。然后,用十字相乘法,得到bc=ab ac-a^2.接着合并同类项,将ab移到左边,可以得到b(c-a)=a(c-a),约去(c-a),得到b=a,答案选A。[br]2,最短的和最长的是一根,在18-30之间都是2根。画个图再试试。[br]3.画一个图,你会列出r 根号3*r=a,再试试看。

                                                            • pp0107
                                                              pp0107 9

                                                              老师您好 基础班周测四第13题的解析中  由(2^x+1)^2>3 解得x>lg(√3-1)这一步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  是不是有什么公式我没有掌握好? 上次问这道题时没有把具体问题表达清楚   希望这次能得到老师的解答   辛苦老师啦!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pp0107 不好意思,我没有周测四,所以麻烦周测题目的同学将题目输入一下,谢谢!(2^x+1)^2>3中,2^x+1是一定大于0的。所以两边都同时开根号是(2^x+1)>√3,然后移项2^x>√3-1,两边同时取对数,进而得到x>lg(√3-1)

                                                                • Joyce-C
                                                                  Joyce-C 9

                                                                  老师您好,我想问下P68页第5题数字算不对谢啦。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Joyce-C 比如将B关于x=5对称。那么B'的坐标就是(11,3),两点距离就是根号下8方+1方=根号65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Joyce-C 比如将B关于x=5对称。那么B'的坐标就是(11,3),两点距离就是根号下8方 1方=根号65

                                                                      • Joyce-C
                                                                        Joyce-C 9

                                                                        老师您好,有个充分性判断题:|x-2|-|2x+1|>1  (1)-2<=x<=-1  (2)-1<=x<=0答案为什么选c而不能选d,(1)和(2)不是单独都能让题干成立吗?谢啦!

                                                                          • 小杨同学
                                                                            小杨同学 9

                                                                            @ Joyce-C 要仔细啊。[br]你说(1)(2)单独都能让题干成立?[br]你把x=-2或者x=0代入,看还成立不?

                                                                          • Joyce-C
                                                                            Joyce-C 9

                                                                            老师您好,我想问下在解一元二次方程及讨论两根关系时什么时候考虑判别式什么时候不考虑总是很混乱,谢啦!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Joyce-C 看一下高分指南的78页。对于这种题目,我是这么理解,当你画一个函数图像的时候,如果可以确定的画出图像的△>=0的时候,你就不用考虑。

                                                                              • zhouyrah
                                                                                zhouyrah 9

                                                                                老师,您好,麻烦帮我解答下:基础班讲义第91页第15题,答案说的隔板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谢谢^_^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zhouyrah 看一下高分指南207页例6.28,你定会有所感悟。

                                                                                  • pass_2008
                                                                                    pass_2008 9

                                                                                    老师您好,请教一些题目,有点多,辛苦您了!基础讲义:P11填空2、3题;P22第26、27题;P58第7、12、16、18题;P81第12、23、24、27题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pass_2008 所有题目,我提供以下思路。P11填空2题,这道题目,你假设一个数是a/b,对分子分母进行增加或减少,与a/b对比[br]P11填空3题,首先你可以知道m>n,那么题目就相当于求n的值,将m=nt代入m+n=s,就可以了。[br]P22第26,理解一下题意,就是说如果两车同时出发的话,因为汽车比公共汽车每小时快80千米,那么汽车比公共汽车快两小时40分钟。列等式[br]P22第27,首先,第一个条件可以列出等式,得到x+y=100.第二个条件。相当于甲走了2小时10分钟,乙走了1小时30分钟,两人共走了180千米。列等式。13/6 x+3/2 y=180。[br]P58第7、12、16、18题【第四题】首先通分,然后分子可以约掉(a+b),然后用十字相乘,得到bc=ab+ac-a2.将等式右边的ab移到左边,并在等式左边提取b,右边提取a,得到b(c-a)=a(c-a),约分,a=b,选择A。【第6题】做一条辅助线,过C点做CD垂直与AB于D,很容易求解。【第七题】基础班教材模块有。【第九题】此题的条件是邻边相等,即求出一条边即可。而在三角形ADF中,DA很好求得,乘上4倍即可。【第12题】的思路是先画一个图,然后你会发现三角形CDB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ADB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求解即可。[br]P81第12、23、24、27题,在留言板块的第19页-20页,有详细的解释,内容过多,在这里不多说了。

                                                                                      • pp0107
                                                                                        pp0107 9

                                                                                        老师您好,基础班周测四的第13题搞不明白,能否麻烦详细说一下?谢谢!

                                                                                        • 雁南飞
                                                                                          雁南飞 0

                                                                                          老师您好,基础班讲义还有1个题没明白,麻烦解答下。P12选择题第12题,题中告诉a,b等差中项是1/2,说明1/2介于a、b之间,即a≠b,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等号就无法成立。而答案中的做法却取等号了,是不是与条件矛盾啊?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雁南飞 a,b等差中项是1/2,如果a=b=1/2,也是成立的。假设c是a、b的等差中项,那么2c=a+b就成立了,不排除a=b=c的可能性。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雁南飞 a,b等差中项是1/2,如果a=b=1/2,也是成立的。假设c是a、b的等差中项,那么2c=a b就成立了,不排除a=b=c的可能性。

                                                                                              • zhouyrah
                                                                                                zhouyrah 9

                                                                                                老师,您好,麻烦帮我解答下:1、基础班数学周测一第12题,答案解析中对条件(1)的分析似乎只考虑了a>b>0,和a<b<0的情况,但a、b的大小不是未知的吗?为什么能直接得出绝对值a-b除以(绝对值a+绝对值b)等于(a-b)/(a+b)?2、基础班讲义第49页第5题谢谢^_^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zhouyrah 您好,周测一的12题,应该应用三角不等式,高分指南的第5页上面有,不过这个题我感觉选B       基础讲义49页第5题,小杨同学的过程很详细就复制过来了,解析如下  如果有偶数个绝对值相加,则当x在中间两个零点之间时,表达式有最小值。本题显然有100个绝对值相加,则中间两个零点是50和51。(n/2,n/2+1)也就是说,只要x在[50,51]之内,表达式就可以取到最小值。那咱们就让x=51,计算出的结果就是最小值。当x=51时,|n-1|+|n-2|+…+|n-100|=50+49+48+…+2+1+0+1+2+…+49=50+2(1+2+3+…+49)=50+2×49/2(1+49)=50+49×50=50×50=2500

                                                                                                  • peterlove163
                                                                                                    peterlove163 9

                                                                                                    老师你好,麻烦您帮我解释一下基础班讲义第83页27题,我做出来没答案,可能是方法错了,谢谢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peterlove163 您好,此题分三种情况讨论,两前(一左一右,同左同右,C41*C41*P22,P3 2*2),一前一后C8 1*C12 1*P2 2,两后P11 2相加即可

                                                                                                      • eddielau
                                                                                                        eddielau 0

                                                                                                        老师,系统班讲义第一章例3、例10、例11没有解题思路,请教如何解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eddielau 您好,例3,根据男女比是3:2,扩大倍数变成30:20,总人数看成50人,根据一二三班人数之比是10:8:7,可求出一班人数是20,二班是16,三班是14,在根据班级男女人数比例求出,一班男生15女生5,二班男生10女生6,之后根据总共男生30-15-10=5是三班男生人数,20-5-6=11是三班女生人数,即三班男生:女生人数比是5:11        例10,此题的解题思路是转化成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设甲乙丙的效率分别用甲乙丙表示,根据题意得,乙+丙=5甲,甲+丙=乙,可以求出丙=2甲,乙=3甲之后问的是丙单独做事甲乙时间多少倍,可以转化成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是丙效率的多少倍,甲+乙/丙=4甲/2甲=2                                       例11,此题记住老师给的公式往里一带即可,15-12/80%-60%=15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eddielau 您好,例3,根据男女比是3:2,扩大倍数变成30:20,总人数看成50人,根据一二三班人数之比是10:8:7,可求出一班人数是20,二班是16,三班是14,在根据班级男女人数比例求出,一班男生15女生5,二班男生10女生6,之后根据总共男生30-15-10=5是三班男生人数,20-5-6=11是三班女生人数,即三班男生:女生人数比是5:11        例10,此题的解题思路是转化成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设甲乙丙的效率分别用甲乙丙表示,根据题意得,乙 丙=5甲,甲 丙=乙,可以求出丙=2甲,乙=3甲之后问的是丙单独做事甲乙时间多少倍,可以转化成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是丙效率的多少倍,甲 乙/丙=4甲/2甲=2                                       例11,此题记住老师给的公式往里一带即可,15-12/80%-60%=15

                                                                                                            • springgril
                                                                                                              springgril 9

                                                                                                              老师您好,我是最近才报名的,底子也比较差,想问下您,能不能把填空题的只有答案,没有解析过程的题,能给我们解析下么?比如第10页的。第二大题填空题的1题和2题3题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springgril 您好,1题,设自然数是n,n-21=a^2 n+22=b^2,相减用平方差公式展开,(b-a)(b+a)=43,43是质数分解=1*43,b-a=43,b+a=1,求出b=22,代入n+22=b^2,求出n=462。   2题,设原分数为X/Y,新分数0.75X/1.25Y,(0.75X/1.25Y-X/Y)/X/Y=-40%(负代表减少)。  3题,由m/n=t,t>1,得m>n,m+n=s,n=s-m=s-nt,(1+t)n=s,所以n=s/1+t   如果后期做题还有疑问可以查阅之前同学问过的题目,都有回答解析

                                                                                                                  • 奋斗兔
                                                                                                                    奋斗兔 9

                                                                                                                    @ springgril 您好,1题,设自然数是n,n-21=a^2 n 22=b^2,相减用平方差公式展开,(b-a)(b a)=43,43是质数分解=1*43,b-a=43,b a=1,求出b=22,代入n 22=b^2,求出n=462。   2题,设原分数为X/Y,新分数0.75X/1.25Y,(0.75X/1.25Y-X/Y)/X/Y=-40%(负代表减少)。  3题,由m/n=t,t>1,得m>n,m n=s,n=s-m=s-nt,(1 t)n=s,所以n=s/1 t   如果后期做题还有疑问可以查阅之前同学问过的题目,都有回答解析

                                                                                                                  • anny
                                                                                                                    anny 9

                                                                                                                    老师好,请问83页28题,为什么不是答案C,为什么选出3组人以后就不用排序了,这三组人不是到了不同的路口吗?还有同类型的82页第6题,为什么不用再乘以P33了?

                                                                                                                      • 小杨同学
                                                                                                                        小杨同学 9

                                                                                                                        @ anny Hi Anny.[br]1. 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br]本题就是一个简单的分步原理,来到第一个路口,从12人中选出4人C12,4;下一个路口是C8,4,最后一个路口C4,4。连乘起来,结束。[br]2.82页第6题同理。

                                                                                                                      • hu958
                                                                                                                        hu958 9

                                                                                                                        陈老师,您好,请问哪里有基础班第二章作业的解答。谢谢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hu958 若有不会,在这里交流就可以了。很多题目都在这个板块有答案

                                                                                                                          • Joyce-C
                                                                                                                            Joyce-C 9

                                                                                                                            老师您好 ,帮我解答下这几道题吧?谢啦。1、条件充分判断题:N=125(1)用5本不同的书,从中选出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一本,共有N种不同的选法(2)书店有5本不同的书,买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一本,共有N种不同的送法(另外解释下(1)(2)有什么区别吧??)2、将一块各面涂有红漆的正方体锯成125个大小不同的小正方体,从这些小正方体中随机取一个,所抽到的小正方体至少有两面涂有红漆的概率是?3、5个同学排成一列,甲不许排第一,乙不许排第二,共有多少不同排法?(除了逆运算之外的算法)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

                                                                                                                              • 小杨同学
                                                                                                                                小杨同学 9

                                                                                                                                @ Joyce-C 1.(1)很明显这是一个排列问题,N=P5,3=60种;(2)按照你的题设,仍然是排列问题,答案还是60种。那样这个题就没有答案了。(1)(2)也没有任何区别,请你看看是不是抄错题了。如果(2)改成“书店有5种不同的书”,那这个题就变成了分步计数原理题了,答案是5的3次方=125。区别就是“5本”和“5种”。[br][br]2. 根据题意,基本事件的总数有125个。锯成125个小正方体,即每条边被分成5份。至少有两面涂有红油漆即a.有两面红油漆,b.有三面涂有红油漆。a:(5-2)x12=36个,b:8个。所以概率是(8+36)/125=44/125。[br][br]3. 用逆运算多简单易懂啊,咱非得独辟蹊径?:)

                                                                                                                                • 小杨同学
                                                                                                                                  小杨同学 9

                                                                                                                                  @ Joyce-C 1.(1)很明显这是一个排列问题,N=P5,3=60种;(2)按照你的题设,仍然是排列问题,答案还是60种。那样这个题就没有答案了。(1)(2)也没有任何区别,请你看看是不是抄错题了。如果(2)改成“书店有5种不同的书”,那这个题就变成了分步计数原理题了,答案是5的3次方=125。区别就是“5本”和“5种”。[br][br]2. 根据题意,基本事件的总数有125个。锯成125个小正方体,即每条边被分成5份。至少有两面涂有红油漆即a.有两面红油漆,b.有三面涂有红油漆。a:(5-2)x12=36个,b:8个。所以概率是(8 36)/125=44/125。[br][br]3. 用逆运算多简单易懂啊,咱非得独辟蹊径?:)

                                                                                                                                • ssii
                                                                                                                                  ssii 9

                                                                                                                                  老师您好,基础班讲义第七章平面几何课后作业第23题,可以简单讲下方法,怎么证明么?不知道如何解答,谢谢老师

                                                                                                                                    • pandashuner
                                                                                                                                      pandashuner 9

                                                                                                                                      @ ssii 你可以画一个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等边三角形是四心合一的。通过这个性质,就可以求出圆心角的度数了。依靠这个思路在想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