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思路
数学知识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概念,防止概念错误。
(2)总结方法
熟练的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导致错误。
(3)查漏补缺
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遇到疑问要及时解答,同学们可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4)坚持做题
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每天要保证一定的激活状态,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做题时,特别是做综合卷时要限时完成,否则容易形成拖拉作风,临场时缺少思维激情,造成时间失控,发挥不出应有水平。现在这个时间切忌胡乱做题,做完每个题后,要细细品味和回味一下,看看悟到了什么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独立思考
尽管本书每题均有详尽的解析,但希望考生不要轻易去查看详解,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做完题目后,再去看详解,仔细回顾、研究一下自己的解答过程与书中有什么异同,如果存在疑问,应尽早查清原因。学好数学的秘诀为:独立思考、多找规律和窍门。因此,题目只是一个思考的载体,通过载体达到灵活应用考点的能力,这才是提高成绩的必经途径,故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做题本身。成功来源于自信,只要充满信心,脚踏实地的认真努力,就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我的微博
扫一扫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微信答疑
扫一扫

https://app9bkztthi3367.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UzMjg3MTcifQ
公众号已复制
210F
登录回复
老师,基础班教材20页第9题,AUBUC表示什么意思,可不可以用AUBUC=A+B+C-A交B-B交C-A交C+A交B交C 这个公式计算,我的思路是:设恰有两证的人数是x人,则得方程:140+30+x=130+110+90-(x+3*30)+30,解得x=50.(A交B+B交C+A交C=x+3*30)老师,这个思路对吗?
B1
登录回复
@ fengyl 你这个应该是用AUBUC=A+B+C-A交B-B交C-A交C+A交B交C=只有一个+只有两个+三个都有列式子的
209F
登录回复
老师,基础班教材20页第9题,
B1
登录回复
@ fengyl 您好,这个题属于三个饼的问题,可以画饼算,能麻烦点。也可以用陈剑老师给我们的一个公式A+B+C=只有一个+只有两个*2+只有三个*3 设有双证的人数为X,列示是130+110+90=140+2X+30*3,求出X=50,如果不明白可以加入老师博客首页的群,给你画个饼图
B1
登录回复
@ fengyl 您好,这个题属于三个饼的问题,可以画饼算,能麻烦点。也可以用陈剑老师给我们的一个公式A B C=只有一个 只有两个*2 只有三个*3 设有双证的人数为X,列示是130 110 90=140 2X 30*3,求出X=50,如果不明白可以加入老师博客首页的群,给你画个饼图
208F
登录回复
甲、乙两组分别同时加工1000个同样的零件,甲组的工作效率是乙组的2.5倍,因此比乙组提前12天完成,则乙组每天生产( )个零件A:80 B120 C60 D40 E50谢谢老师,又没思路了!!============================================运煤和盈亏的题目,我已经弄明白了,谢谢老师!
B1
登录回复
@ tyh0113_ 您好,这个题我就是用的常规方法列方程,设乙的效率是X,甲的效率是2.5X,之后根据时间列等式,1000/X-1000/2.5X=12,解出X=50这个题也可以用老师教的技巧,甲的效率=5/2乙的效率,转化成天数关系就是甲2天=乙5天,甲完成比乙省3天,题干给出比乙提前12天,扩大倍数,甲8天=乙20天完成此项任务,乙的效率是1000/20=50
207F
登录回复
老师,基础班第21页13题怎么解答呢?我还是没想明白 小杨同学 回复于 2012-4-7 16:28秦雅雯,你好。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路程=3m+5n,总时间=3+5=8。故平均速度=(3m+5n)/8。注意这个题跟船本身的速度还有水速无关,不要受到干扰。求平均速度,就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为什么不考虑水速,不理解!那什么时候考虑水速呢?望指教,谢谢!
B1
登录回复
@ fengyl 您好,这道题的考点就是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题干中给的是顺水和逆水整体的速度,不要受到干扰,如果题干中想让你单独考虑水速就会让你求在静水中的速度,就像我们例题20那样
206F
登录回复
两堆煤共重76.5t,第一堆运走4/5,第二堆运走3/4后,剩下的两堆煤正好相等,第一堆煤原来有( )tA30 B34 C38 D42.5 E以上均不正确==============================================另外第一次进货时,以每件a元的价格购进了20件甲种小商品,以每件B元的价格购进了30件乙种小商品(A>B);回来后,根据市场行情,将这两种小商品都以每件A+B/2的价格出售,在这次买卖中,老板是( )A 赚钱 B 赔钱 C不赔不赚 D 无法确定赚赔 E以上均不正确==============================================50×(A+B)/2-20A-30B=5(A-B)>0,所以赚钱了为什么这么列式,有点不太明白,谢谢老师!
B1
登录回复
@ tyh0113_ 抱歉回复晚了,过节回家,之后今天上班补了一堆工作。第一题用常规算法就是列方程,设两堆煤原来有XYX+Y=76.5 1/5X=1/4Y 解方程求出X=42.5Y=34第二题,第一次进货成本总共是20A+30B,售出时按单价是每件A+B/2的价格出售,一共是50件,此时成本是50×(A+B)/2,之后是您列式子就是求赚还是亏,根据正负号判断即可
205F
登录回复
老师好,请问基础班讲义上的作业,请问在哪个专区可以看到题目解析?
B1
登录回复
@ 香香鼠001 您好,基础讲义作业在后面就有答案和解析,有的解析过程省略,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这个模块前面收索一下,看看是否有同学问过,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在这个模块把问题提出来
204F
登录回复
谢谢老师,祝老师节日快乐!
203F
登录回复
第一次进货时,以每件a元的价格购进了20件甲种小商品,以每件B元的价格购进了30件乙种小商品(A>B);回来后,根据市场行情,将这两种小商品都以每件A+B/2的价格出售,在这次买卖中,老板是( )A 赚钱 B 赔钱 C不赔不赚 D 无法确定赚赔 E以上均不正确谢谢老师!盼回复!
B1
登录回复
@ tyh0113_ 50×(A+B)/2-20A-30B=5(A-B)>0,所以赚钱了。选A。
202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请问基础班讲义P60第18题怎么做呢。
B1
登录回复
@ 小马 你好,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r=(a+b-c)/2,用这个公式做就可以了。
B1
登录回复
@ 小马 你好,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r=(a b-c)/2,用这个公式做就可以了。
201F
登录回复
您好yttdqj,16题(15*25 600)/125=7.8这么列示是对的,你是用总路程除以速度求出的总时间,也可以分开列示15*25/125 600/125=7.8,这个就注意一下N个物体产生(N-1)个间隔,间隔转化时间就行了。17题,设后来的速度为V,原来的速度为V-5,180/V 1/2=180/V-5,求出V即可,这个题就是看路程是180米那段即可速度发生变化再根据时间列等式。
200F
登录回复
我今天看到基础讲义应用题那章的速度问题,第16题,我想的是最后一辆车到了就全部送到,那么最后一辆的路程就是(15*25+600)/125.是不是哪里错了?还有第17题。请帮我看看哇。。。
B1
登录回复
@ yttdqj 您好yttdqj,16题(15*25+600)/125=7.8这么列示是对的,你是用总路程除以速度求出的总时间,也可以分开列示15*25/125+600/125=7.8,这个就注意一下N个物体产生(N-1)个间隔,间隔转化时间就行了。17题,设后来的速度为V,原来的速度为V-5,180/V+1/2=180/V-5,求出V即可,这个题就是看路程是180米那段即可速度发生变化再根据时间列等式。
199F
登录回复
老师好,我还是把基础班90页第十题,如果用排列的话 就是6p43/p83这个答案是等于6c43/p83的啊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杰杰,问题在于你C,P没有分清楚。可以这么说,在排列中C的适用范围比P要广,大部分都可以用C。所以想题目要建立一个思想,尽量用C去考虑。这道题目跟P没有关系,我选择什么点,不管哪个点放在什么位置,所以只要是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的三个即可,这三个点的归宿相同,组成一个三角形。我前面说的三角形ABC和CBA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意思,根本不要排列,如果用P就重复的选择了。就像8个人中选择3个人去同一所学校教书一样,只要C8,3就可以了,归宿相同。
198F
登录回复
谢谢奋斗兔老师,第二题看题目的时候没有看清楚,谢谢!谢谢陈剑老师的解答,我没有注意减数必须小于加数
B1
登录回复
@ linsonvo 客气,大家互相学习,叫我兔子就行我不是老师哦,O(∩_∩)O~
197F
登录回复
老师好,我还是把基础班90页第十题 想了一下 我还是觉得应该用排列而不是组合 如果用排列结果和组合是一样的,因为分子 分母都约去了,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您好杰杰,正方体有八个顶点,从八个顶点中任意选出三个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是C83,这个是选出顶点组成三角形不需要排列,即不要求具体哪个点放在什么位置,所以只要是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的三个即可,之后的6*c43也是同样的道理,还有这道题用排列和组合求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不知道我前面的解释能明白吗?
196F
登录回复
我又遇到问题,真不好意思。在基础班数学周测二应用题中的充分性判断的第11题和第14题是怎么做的呢?
B1
登录回复
@ yttdqj 您好yttdqj,不好意思这么晚回复周测二应用题中的充分性判断的第11题,这个题属于抽水和进水问题,设每台抽水效率是Y进水效率是x,把水池的水看成总量1.条件1、2单独看都只是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所以联立方程10*8*Y-8X=1,8*12*Y-12*X=1 解出Y=1/48X=1/12,再把题干给的6台抽水机需要24小时带入,6*24*1/48-24*1/12=1满足题干所以两个条件联立选C第14题,先看条件1,因为甲乙的位置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位置不能确定,如果是乙甲顺序整个队列的人数是57人,如果是甲乙顺序整个队列人数是50人。再看条件2只知道甲乙两人之间有5人,其余的没有说明不充分。如果条件1、2联立,因为甲乙顺序不确定,如果是甲乙顺序整个列队有47人,如果是乙甲顺序整个列队有57人。其实这个题就是看条件1、2的甲乙顺序是否能确定
195F
登录回复
您好renliqin,根据已知a、b的等差中项是1/2,得a b/2=1/2,所以a b=1根据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教材第10页平均值定理),得出你问的第一步,根据这个求出ab的范围。
194F
登录回复
您好yttdqj,(450 L)/33=(760-L)/22,整个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是22秒,火车穿隧道实际走过的路程是整个隧道减去车长,你画一下图看看能否理解更清晰些。
193F
登录回复
我想请问下,基础班数学周测二应用题模块中的第九题,是不是答案有问题呢?我列的式子是,(450+L)/33=760/22,算不出没有答案的。。。
B1
登录回复
@ yttdqj 您好yttdqj,(450+L)/33=(760-L)/22,整个车身在隧道内的时间是22秒,火车穿隧道实际走过的路程是整个隧道减去车长,你画一下图看看能否理解更清晰些。
192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第12页第12题,在解的过程中,为何有有一步是:1=a+b>=2*ab的平方根(老师:对不起,平方根的符号我没有找到怎么打出来),这一步我不理解,盼回复。谢谢您。
B1
登录回复
@ renliqin 您好renliqin,根据已知a、b的等差中项是1/2,得a+b/2=1/2,所以a+b=1根据算术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教材第10页平均值定理),得出你问的第一步,根据这个求出ab的范围。
191F
登录回复
基础班讲义,29页选择题第6题,能选d答案,为什么不能选A答案?基础班讲义,34页选择题第4题,答案是否有错,为什么不选B答案?
B1
登录回复
@ linsonvo 您好linsonvo,29页选择题第6题,这个题应该两个答案都是对的,D选项是把后面的两个因式都提出负号,变成a(a-b-c)-b(a-b-c)-c(a-b-c)=(a-b-c)^2,A选项是把第一个因式提出负号,变成-a(b+c-a)+b(b+c-a)+c(b+c-a)=(b+c-a)^234页选择题第4题,两个集合相交的共同元素是2,每个集合都有2这个元素,第一个集合只能log2x4=2,(对数的底数要大于0)解出x=1,第二个集合中x=1只能y=2,两个集合的元素是M={3、2}N={1、2}即并集是{1、2、3}是A选项
B1
登录回复
@ linsonvo 您好linsonvo,29页选择题第6题,这个题应该两个答案都是对的,D选项是把后面的两个因式都提出负号,变成a(a-b-c)-b(a-b-c)-c(a-b-c)=(a-b-c)^2,A选项是把第一个因式提出负号,变成-a(b c-a) b(b c-a) c(b c-a)=(b c-a)^234页选择题第4题,两个集合相交的共同元素是2,每个集合都有2这个元素,第一个集合只能log2x4=2,(对数的底数要大于0)解出x=1,第二个集合中x=1只能y=2,两个集合的元素是M={3、2}N={1、2}即并集是{1、2、3}是A选项
190F
登录回复
一个自然数减去45及加上44都仍是完全平方数,求此数。 此题,若按陈老师的思路,则由44+45=89,89为质数,此数为44*45=1980.而另解:设此自然数为x,依题意可得 x-45=m^2; (1) x+44=n^2 (2) (m,n为自然数) (2)-(1)可得 : n^2-m^2=89或: (n-m)(n+m)=89 因为n+m>n-m 又因为89为质数, 所以:n+m=89; n-m=1 解之,得n=45。代入(2)得。故所求的自然数是1981。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B1
登录回复
@ linsonvo 你把44与45调换过来结论就对了,一个自然数减去44及加上45都仍是完全平方数,求此数.就是1980了。你看一下基础班原题,要求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
189F
登录回复
回复pandashuner老师,明白了,谢谢!
188F
登录回复
老师好!请问:已知x/2=y/3=m/4≠0,那么式子x²+y²+m²/xy+ym+mx的值是多少?是如何求出29/26的结果的呢?答案中只给出设x=2k,y=3k,m=4k,然后代入要求解的式子……..我还是没得出29/26老师您说上式可不可以这样化简:x²/xy+y²/ym+m/x?→x/y+y/m+m/x?谢谢!盼回复!
B1
登录回复
@ tyh0113_ x=2k,y=3k,m=4k,分子为29k²,分母为26k².这样可以得到结果。你说的化简是不成立的。除法是必须分子或者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而不是一一对应的除
187F
登录回复
老师好,我还是理解不了,8个点中取出3个,归宿不同啊!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这三个点组合能形成一个三角形。如果归宿不同,这三个点就分离了。或者你这样理解,比如任意取三点A,B,C,那么三角形ABC,BCA,CAB等都是一个三角形。只要组合就行,不要排序。
186F
登录回复
老师好!ADD'A,这是什么啊!BCC'B'这个不是正方形吗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您好,杰杰,画一个正方体为ABCD-A'B'C'D',(上下字母对应),6个长方形是ADC'B',BCD'A',BDD'B',ACC'A',CDA'B',ABC'D',每个长方形四个顶点任意取3个点,都可以组成一个直角非等腰的三角形,所以就是6*C43
185F
登录回复
老师好 !基础班90页第十题,分子也就是样本点不知道怎么的出来,还有就是分母(样本空间)我觉得应该是p8,3 因为角bad,和角abd 不一样啊 还有基础班90页第13题 不知道题目说的什么意思 还有基础班91页第十五题 的第一个 后面提供的答案太简单了 老师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谢谢老师!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第十题,这题我也做错了。我对答案的理解是这样的,分母肯定没错,从8个点选3个点,是C83,原因是3个点的归宿相同。你画一个正方体为ABCD-A'B'C'D',你会发现ABC'D',A'B'CD,ACD'B',BDC'A',ACC'A,BDD'B'这6个长方形中,每个长方形任意取3个点,都可以组成一个直角非等腰的三角形。每个长方形的取法是C43,一共6个,所以分子应该是6*C43。[br]第13题,是等可能事件,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互为等可能事件。详细看高分指南202页题型16的第(3)点。[br]第15题,将100个完全相同的球排成一排,在它们99个空隙任选3个插入板子 ,把100个球分成4组,每组的数量为X1,X2,X3,X4,就得到X1+X2+X3+X4=100。详细可以看高分指南第203页例题6.28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第十题,这题我也做错了。我对答案的理解是这样的,分母肯定没错,从8个点选3个点,是C83,原因是3个点的归宿相同。你画一个正方体为ABCD-A'B'C'D',你会发现ABC'D',A'B'CD,ACD'B',BDC'A',ACC'A,BDD'B'这6个长方形中,每个长方形任意取3个点,都可以组成一个直角非等腰的三角形。每个长方形的取法是C43,一共6个,所以分子应该是6*C43。[br]第13题,是等可能事件,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互为等可能事件。详细看高分指南202页题型16的第(3)点。[br]第15题,将100个完全相同的球排成一排,在它们99个空隙任选3个插入板子 ,把100个球分成4组,每组的数量为X1,X2,X3,X4,就得到X1 X2 X3 X4=100。详细可以看高分指南第203页例题6.28
184F
登录回复
老师好!技术人员比工人少1/25,为什么直接可以得到技术人员比工人为24比25啊! 还有一地是系统班第四页的第三题,按照老师的技巧后最后得到a,b两个答案,可都是7的倍数 ,然后怎么做啊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技术人员比工人少1/25,这个很好理解。假设工人是25人,则技术人员就是25*(1-1/25)=24,两组之比就是24:25.[br]我不是很了解你说的是系统班的哪一题?应该是的是第四题把?首先结论应该是30+19=49的倍数,答案只能是A和B。接着是“比例的继承”,从20:13变成30:19的时候,只是男生人数的增加,而女生没有增加,所以答案还应该是13的倍数。确定是A
B1
登录回复
@ 杰杰 技术人员比工人少1/25,这个很好理解。假设工人是25人,则技术人员就是25*(1-1/25)=24,两组之比就是24:25.[br]我不是很了解你说的是系统班的哪一题?应该是的是第四题把?首先结论应该是30 19=49的倍数,答案只能是A和B。接着是“比例的继承”,从20:13变成30:19的时候,只是男生人数的增加,而女生没有增加,所以答案还应该是13的倍数。确定是A
183F
登录回复
第十页 填空题第一个思路是:先将自然数设为n,n+22=a方,n-21=b方。a方-b方=(a+b)(a-b)=43 因为43是质数所以只能分解为a+b=43 a-b=1,可以求出a=22b=21 ,代入得n=462. P.S看成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chenjian 回复于 2012-3-25 22:54你的做法是对的,更好的方法是,直接拿题干的两个数字相乘即可。21*22=462. 老师请问:直接拿题干的两个数字相乘即可。不理解,盼回复!
B1
登录回复
@ fengyl 算是一个规律把 因为21和22互质,以后这类题目,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结论使用。
182F
登录回复
奋斗兔,谢谢你的回答~~
181F
登录回复
人鱼319您好:第10题这个是等腰梯形,AD=AB=BC=6,过A和B点作垂线,分别是EF点。因为角ADC=60°,放在三角形中ADE中分析,根据边角关系能求出DE=3,AE=3倍根号3,即梯形的高(这里我不会打数学符号,你看下我打的读出来就行了),DE=CF=3,EF=AB=6所以梯形的底DC=12 根据梯形面积公式=1/2(上底6+下底12)*高3倍根号3即可求出。第16题这个是两个部分的阴影面积之差是已知,如果加上空白部分面积可以把它看成SABCD-S三角形DEC=10,6*10-1/2*10*CE=10,这样可以求出CE=10,CB=AD=6 BE=CE-CB=4
B1
登录回复
@ 奋斗兔 谢谢你帮忙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