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思路
数学知识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就可达到层次分明,纲目清楚。遇到不慎明了的问题,这时需翻书对照,仔细研读概念,防止概念错误。
(2)总结方法
熟练的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形式套用导致错误。
(3)查漏补缺
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遇到疑问要及时解答,同学们可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4)坚持做题
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每天要保证一定的激活状态,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做题时,特别是做综合卷时要限时完成,否则容易形成拖拉作风,临场时缺少思维激情,造成时间失控,发挥不出应有水平。现在这个时间切忌胡乱做题,做完每个题后,要细细品味和回味一下,看看悟到了什么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独立思考
尽管本书每题均有详尽的解析,但希望考生不要轻易去查看详解,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做完题目后,再去看详解,仔细回顾、研究一下自己的解答过程与书中有什么异同,如果存在疑问,应尽早查清原因。学好数学的秘诀为:独立思考、多找规律和窍门。因此,题目只是一个思考的载体,通过载体达到灵活应用考点的能力,这才是提高成绩的必经途径,故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做题本身。成功来源于自信,只要充满信心,脚踏实地的认真努力,就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我的微博
扫一扫

我的微信
微信答疑
扫一扫

https://app9bkztthi3367.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UzMjg3MTcifQ
30F
登录回复
第十页填空题第二小题:如果假设这个分数是1/4,则新分数为3/20,1/4-3/20=1/10=10%请问这样做错在哪里了?
B1
登录回复
@ wayao wayao,你好。题目最后问“新分数比原来分数减少的百分率是多少”。注意!让我们求的是“比原来分数减少的百分率!” 你已经求出来了新分数比原来分数减少了1/10,那么比原来分数减少的百分率是:(1/10)/(1/4)=40%。你忘记比原来分数了。其实你可以假设这个分数是4/4,计算起来更方便一些。
29F
登录回复
谢谢小杨同学,以后要多多向你学习喽~
B1
登录回复
@ 中国结 不用客气。让我们大家紧密围绕在陈老师的周围,好好学习,共同进步!
28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您:您2012-3-26 21:33的回复说:第十页 填空题第一个 更好的方法是,直接拿题干的两个数字相乘即可。21*22=462.这个是为什么啊?
B1
登录回复
@ Eliane棉花糖 是根据题目推导得到的,只要21+22等于质数,答案都等于这两个数相乘。
27F
登录回复
中国结,你好。教材P22第26题。我是这么解的,设公共汽车的速度是v,则小汽车的速度是(v+80)。根据题意,小汽车比公共汽车早到40分钟(2/3小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公共汽车先开(2+2/3)小时后,小汽车开始追击,正好在B地追上。这样就转化成了一个简单的追击问题。陈老师在讲应用题第三部分路程问题的时候,给我们总结了追击的公式,速度差x时间=距离差。你看,题目中已经把速度差告诉我们了!是80!:)所以80×160/(80+v)=(2+2/3)v。整理得v(v+80)=4800。不要去解这个方程!观察!v的尾数一定是0,排除答案B,C。然后A,D你口算就能选择D! 不知道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还烦请陈老师点评。 对了,顺便告诉你,你原来列的方程为什么解不出来。你是按照题意,把两者的时间关系用方程表达出来,对吧?那根据题意,公共汽车跑剩余路程的时间应该比小汽车跑全程的时间多2/3,即(160-2v)/v-160/(v+80)=2/3。这样解一定能得到上面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稍微麻烦点。所以我们拿到题目以后,先思考一下,转换一下。陈老师曾经说过,数学考试,拼的是时间!
B1
登录回复
@ 小杨同学 小杨同学很有耐心,解答的也很细致,并且能够活学活用。由于应用题很多人做不好,上周在课上集中讲了一些应用题,下次视频上就能看到了。最后,感谢小杨的耐心回答!
26F
登录回复
中国结,你好。教材P22第25题。我给你提供两种解题思路,供你参考。方法一:设工程规定x天完成,所以甲需要x-2天,乙需要x+3天。根据题意,整个工程中,甲总共干了2天,乙从头到尾总共干了x天(关键!),所以2/(x-2)+x/(x=3)=1,解得x=12,所以甲需要10天,乙需要15天,两人一起干需要10×15/(10+15)=6天。方法二:因为剩余的工作是有乙来单独干的,所以咱们重点来研究乙。本来这件工程单独由乙来做需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完成,现在的情况是甲乙合作2天后,剩余工作由乙单独做,正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就是说乙少干了3天就把工程都做完了。所以我们是不是会想到,甲帮忙干了2天的工作量,就等于乙单独干3天的工作量呢? 你仔细体会一下。如果你能体会出来,那你一定会列出这个等式2/(x-2)=3/(x+3),立刻能解出x=12。
25F
登录回复
老师好!有3道题目请教,一、教材22页的18题;二、是教材22页的25题,我是设规定时间是X,甲的效率是1/X-2乙的效率是1/x+3,然后根据题意列了一个很复杂的方程式,用总工作量1减去两人合作两天做的任务量2/(X-2)(X+3),再除以乙的效率后,加上2等于规定天数X,很复杂的式子,计算规定时间2.4天,然后再代入算甲乙的效率,但是结果都不在备选答案里,请问我这个思路正确吗?还有其他简便方法吗?三、是教材22页26题,设公共汽车速度V,(160-2V)/V +2=160/(V+80) -2/3,但是结果备选答案里没有
B1
登录回复
@ 中国结 中国结,你好。教材P22第18题。还记得陈老师在讲应用题第五大部分“其他问题”的时候给大家画的饼吗?当时陈老师画三个饼的时候已经提示我们这个题可以用画饼的方法来解。已知告诉我们三个题目都答对的人是1人,答对两个题的人是15人,所以我们只需要求出只答对一个题的人数就知道该班总人数。(因为结果无人得0分嘛!你想象一下,考试结束,老师在班里提问,只做对一个题的同学请举手?做对两个题的同学请举手?三个题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三者人数相加就是全班总人数嘛)设答对A,B,C题目的同学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得:x+y=29,x+z=25,y+z=20,很容易解得x=17,y=12,z=8。然后画出三个相交的大饼,这里没法给你画图,我用颜色来给你说明,然后你画在你的草稿纸上。咱们用蓝色代表答对A的,红色代表答对B的,黑色代表答对C的。所以有两种颜色重叠的,表示答对两个题的人数,有三种颜色重叠的,表示答对三个题目的人数,那只有一种颜色的就代表只答对了一个题目的人数。很明显,x+y+z中两种颜色重叠的被加了2次,三种颜色重叠的被加了3次。所以只有一种颜色的,即只答对了一个题目的同学人数是(x+y+z)-15×2-1×3=4。所以该班人数为4+15+1=20。 写的比较啰嗦,但是希望你能理解。也请陈老师指正。
24F
登录回复
基础班作业3.17号的第23题怎么做啊?
B1
登录回复
@ agynesszou 阿格妮斯.邹,你好。我给你提供两种解法,供你参考。解法一:第一次将甲杯中的部分纯酒精倒入乙杯的15克纯水中,结果乙的浓度变成25%,所以设从甲加入到乙中a克纯酒精,根据题意得:a/(a+15)=25%, 很容易解出a=5。设最后甲杯有b克,乙杯有c克,根据题意得:0.5a+0.25c=12 (最后总的溶质就等于开始甲里面的纯酒精), 0.5a+0.75c=15(最后总的溶剂就等于开始乙里面的水), 很快就可以解出b=21,c=6。所以第一次操作往乙加入了5克纯酒精,第一次操作后乙变成了15+5=20克,第二次操作后乙中有c克即6克,所以第二次从乙倒入甲14克。答案选B.解法二:根据陈老师讲的”杠杆原理“,可以很快的解出答案来。第一次操作,将甲中100%的酒精x克加入到浓度为0%的15克水中,得到25%的溶液。所以画出杠杆,杠杆支点是25%,杠杆左侧是100%,x克,杠杆右侧是0%,15克,所以x=1/3*15=5克。(这就是解法一里面的a)第二次操作,将乙杯中25%的溶液y克加入到浓度为100%的甲杯中,得到50%的溶液。注意,此时甲杯中只剩余了12-5=7克了。所以画出杠杆,杠杆支点是50%,杠杆左侧是25%,y克,杠杆右侧是100%,7克,所以y=2×7=14,答案选B。
23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我去年买了高分指南,今年的变化大吗?还用买吗?谢谢!
B1
登录回复
@ wqwang 更新了20%吧,有80%相同。如果用,也能凑合用,就是页码略有差异。
22F
登录回复
陈老师你好,请问选择题的12题要怎么做?在12页上。
B1
登录回复
@ shuiseqiutian 你好shuiseqiutian。这个题陈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我再和您说一下。方法1:根据a,b的等差中项是1/2可以得出a+b=1.阿尔法+贝塔=a+1/a+b+1/b=(a+b)+(a+b)/ab=1+1/ab。根据平均值定理,a+b大于等于2倍根号下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所以两边平方后得ab小于等于1/4。所以ab最大值为1/4,所以阿尔法+贝塔的最小值为1+4=5。 方法2:根据a,b的等差中项是1/2可以得出a+b=1。然后直接令a=b=1/2,带入求解得5。这个题目主要考察我们等差中项和平均值定理。
21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0.9(9为无限循环小数),等于9分之9,不就是1吗?感觉不对啊哪里出错了?
B1
登录回复
@ 李传付 0.9(9为无限循环小数),就是等于1的,这个是困扰初等数学很多年的问题,然后借助高等数学才得以完美解释。
20F
登录回复
请问第十页填空题第二小题:一个分数,分子减去25%,分母加上25%,问该分数比原分数减少多少? 求解PS,陈老师,为什么你填空题第一小题可以用21*22呢?是因为它们互质吗?
B1
登录回复
@ 秦雅雯 你可以假设这个分数为100/100=1,新分数为75/125=0.6,所以减少了0.4=40%。因为21+22=43是质数,可以这样简便做。
19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我是新加入的太奇学员。请问备考数学有哪些书是必备的辅导教材?我想一次性买好。谢谢您。P.S.: 上您的课真是一种享受。也希望您注意身体,多喝水。相信有您的指导加上我们学员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1
登录回复
@ 小杨同学 你好,已经给你授权了,可以回复网友的问题了。数学主要是数学高分指南(2013当当已经出来了)和数学考前冲刺(2013的过两个月出来)。也祝你考试取得好成绩!
18F
登录回复
老师,请问160÷x-160÷(x+80)=2+2/3这方程怎么解??
B1
登录回复
@ 好瞅瞅 两边同乘以x(x+80),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转换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十字相乘求根。
17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称为互质数。但是这两个数为什么不都是质数呢?非常纠结!我的理解应该是:既然为互质数,这两个数都应该是质数才对啊!所以第10页(6)8和9为互质数,我认为是错的!因为8不是质数。
B1
登录回复
@ 李传付 如果两个数都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互质。但是如果两个都是合数,也有可能是互质的。如8和9.互质数的“质”与质数没有必然关系。
16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请教一下这道题怎么解:一个自然数减去21后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自然数加上22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试求这个自然数?(第一章填空题)盼复。
B1
登录回复
@ dovedoremi 第十页 填空题第一个思路是:先将自然数设为n,n+22=a方,n-21=b方。a方-b方=(a+b)(a-b)=43 因为43是质数所以只能分解为a+b=43 a-b=1,可以求出a=22b=21 ,代入得n=462. P.S看成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chenjian 回复于 2012-3-25 22:54你的做法是对的,更好的方法是,直接拿题干的两个数字相乘即可。21*22=462.
15F
登录回复
陈老师,今天也没有出国家线,您有啥消息没?
14F
登录回复
呵呵,是我计算错了,谢谢老师!老师的回答真快
13F
登录回复
但是最后答案选的是D.820
B1
登录回复
@ 好瞅瞅 22题的答案就是D啊,没错的。
12F
登录回复
22页 22题 某商店购进玩具1000个,运输中破损一些,未破损的好玩具卖完后,盈利了50%,破损的玩具因为降价出售亏损了1O%,最后结算,商店总的利玩具有多少个润玩具有多少个率为39.2%,商店卖出的好玩具多少个????这题用杠杆原理49.2%:10.8%=好:坏的,怎么不对呢
B1
登录回复
@ 好瞅瞅 是对的啊,好的占49.2/(49.2+10.8).
11F
登录回复
谢谢
10F
登录回复
谢谢你。
9F
登录回复
第十页 填空题第一个思路是:先将自然数设为n,n+22=a方,n-21=b方。a方-b方=(a+b)(a-b)=43 因为43是质数所以只能分解为a+b=43 a-b=1,可以求出a=22b=21 ,代入得n=462. P.S看成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B1
登录回复
@ McDanels 你的做法是对的,更好的方法是,直接拿题干的两个数字相乘即可。21*22=462.
8F
登录回复
陈老师,请问第一章第十页作业题填空第一小题怎么做,谢谢。
B1
登录回复
@ 温衍峤 上面的内容回答了。
7F
登录回复
是填空题的第5题。例8在第7页,而且是关于算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题。是那道吗?
B1
登录回复
@ McDanels 参考第8页的例10做法。你移项,(x^2-8x+16)+|y-3|=0,然后前面配方(x-4)^2+|y-3|=0,根据非负性得,x=4,y=3,然后代入计算。
6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我底子不好,基础班标准化教材的11页的第五题,是什么思路啊?谢谢
B1
登录回复
@ McDanels 是填空的第5题还是选择的第5题。填空的第5题可以参考第8页的例8做法,选择题的第5题后面有解析。
5F
登录回复
4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 以上是我请教您的问题,不知列为大虾是怎么考虑的?过来指点一二吧。
B1
登录回复
@ Fancy.Zhou 你这么早就看考前冲刺这本书了,我看一下书回复你。
3F
登录回复
1 考前冲刺 P9 12题 这个SN 为何不能用: a1/1-q? 因为Q的绝对值是小于1的呀?直接用a1/1-q就能得出分母的值啦?但是答案却是 A1(1-Q的N次方)/1-Q? 2 考前冲刺 P18 21题,这个充分性判断的题目 已经解除A=16,B=3,为何不能选A对? 因为A=16这不是对了一半吗? 与B=3无关呀? 3 考前冲刺 P20 一、重要的数 : 无理数加减无理数=不确定,我感觉 无理数加减无理数都等于无理数呀?为何不确定? 例如 根号3加减 根号4P21 等比定理 A/B=C/D=E/F 他们的分子相加/分母相加依然与前面相等,但我感觉他们的分子相减/分母相减 依然与前面相等呀
B1
登录回复
@ Fancy.Zhou 1.当n趋于无穷的时候,才能用你说的那个公式。2.对了一半叫充分吗,可能你要看看充分的定义,必须都对才叫充分。3.当然也有可能是有理数了,比如根号3加上(2-根号3),就是有理数了,所以不确定。4.加减都可以的,你说的是对的。不过常用的是加法。
2F
登录回复
1F
登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