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博客上老师没能及时回复您的问题,您可以进入CCtalk学习群,专业老师会在群里答疑。
老师,请问:在求余式的时候强制令除式为0,但是比如高分指南122页第4题,这种除式不可能为0的,为什么也能强制令它为0呢?
@ JMAY 只是带入特殊值,除式不能为0是因为除数为0没意义,但是把它看成乘法的时候是可以的,所以带入特殊值使计算方便
@ 张娇娇 谢谢老师!那像这条题目看成乘法的时候除式也不可能为0,没法取到这样的特殊值怎么办呢?
@ JMAY 那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张娇娇 那这题用什么方法呢,但是讲解里还是用的这种方法啊,
老师,听你在高分指南习题讲解视频–第一章第五节提高部分讲最后一题时,提到一个余数不变的定理,我搜了好久没找到这个定理的官方定义,老师你可以总结一下余数不变定理吗
@ 李福肥 第九题吗?老师没说呀,我听了好几遍老师说的是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
@ 张娇娇 哦哦,我听的是陈剑老师讲的旧版的2015年的(或2014年)的提高题视频,不是最新那个老师讲的视频
@ 李福肥 建议听最新的哟
P35 例九 是不是应该加上条件:“假设每人都喝了三种饮料” 这样题目更严谨点?
@ OK小菇凉 不用这样假设哦,题目是平均,你在看看。
老师好。高分指南第三章第五节第十一题(P118),陈老师在讲解时,说除了化简公式以外,还可以用特值法,我一开始也是用特值法做的,分别取1、2和二分之一,求出1这个答案,但是D和E两个选项中除了1以外还有其他解,而且特值法在逻辑上不是只能证伪吗?加上这道题特值可以取很多数,个人观点无法是用特值法排除DE选项啊!最后请问老师这个题真的可以用特值法吗?请老师说明下,谢谢!
@ 自助者天助 用特值法证明其他选项不对。将=0和-1带入,求解与abc=1不符
老师好,请问怎麽获得全书配套视频?配套视频是指基础题与提高题的讲解吧,还是还有前四节的视频
@ 破铜烂铁1994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在这里可以购买全套的视频,包括所有。有问题可以问客服。
老师,307面例五对四个家庭临时组队的时候答案用的还是例四的数据,可是题目不是要求前排是男,后排是女,也就是说他们捆绑时的顺序不是一定的吗
@ 光生 前后一男一女的意思是如果前排是男,后排就是女,如果前排是女,后排就是男。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可以找找看,或者问客服的哟
p325页 高分指南,2017年,事件的包含与相等写错了
@ Lemooooooooon 谢谢,应该是事件A包含于事件B
老师如果俩个数互质,那这两个数就不可以是负数吧?
@ 刘新 一般不考虑负数的
老师您好,做高分指南第二章时,那个正方形的地板用正方形的瓷砖铺对角线是51块砖,为什么能得出铺满整个地板就用51乘51,边长和对角线也不等啊
@ 我叫宋晴天 铺瓷砖的时候对角线上有几块边上也就是几块,你自己画个小的看一下。
@ 我叫宋晴天 长度不相等,但是瓷砖的块数相等。
请问关于直线关于直线对称时,利用角公式求解斜率,怎样确定其正负呢?还有就是关于调和平均值小于几何平均值老师能再具体讲讲吗
@ 光生 根据角度可以确定斜率正负,基本不等式:√(ab)≤(a+b)/2那么可以变为 a^2-2ab+b^2 ≥ 0a^2+b^2 ≥ 2abab≤a与b的平均数的平方http://baike.so.com/doc/5569550-5784744.html这个网址上有讲解
关于高次方的多项式因式分解怎么做,比如四次多项式或三次多项式。
@ 爱问的猴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张娇娇 比如高分指南第三章强化提高题充分判断题的第三题分子的分解,我没看答案没听讲解,想同您讨论下思路。只是自己思考了一下,但是还没有分解出来。通过观察,分子如果能分解出与分母中相同的因式,然后上下约分即可。这道题主要是分子的四次多项式分解比较麻烦。观察到分子中常数项可以拆分为100和144分别与前面的次项配成诸如完全平方之类的式子。还是通过把高次项降为二次项及以下,具体怎么降次。还有就是条件充分判断第四题分式前面三次多项式也需要进行因式分解。我的想法是用条件1 条件2 分别对原式进行拼凑然后在化简,您看一下对那个三次的多项式直接因式分解或者化简,怎么进行。还有第十题,把条件2代入后用补充常数项的办法可以将原式分解为三个一次因式相乘,但是我代入条件1就没有太多的办法进行分解了,还是用补拆项的方法吗还是其他的方法。以上三个题是我对高于二次的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不解之处,因为解高次方程也需要进行分解,所以这种方法的掌握比较关键。就以上三个例子,希望您能给我些许提示。谢谢
@ 爱问的猴儿 降次必须有等式,要么开方,降次_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4258554-4461190.html这里是降次的具体解释,你先搞清楚什么是降次,书上有这些题目的详细讲解,视频上也有,你先看看。
@ 张娇娇 此外陈剑老师的17全程课程在哪里购买课件听课。
@ 爱问的猴儿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
请问一下 高分指南334页例16中的第2问 0.4的²≤0.01怎么解出来X>5 和2的10次方有关系吗
@ 奚壮壮圆滚滚 我做的时候是往里代,0.4=0.1*2^2
@ 张娇娇 还是不懂
@ 张娇娇 怎么解出来x>5
老师,请问高分指南76第23题 , 为什么小车3 大车 1不算是可行方案呢
@ 我一定会考上研 因为要尽量坐满,大车1的时候,两辆小车就可以坐下了,不需要3辆哦
老师,请问0.9的循环用分数怎么表示,谢谢
@ 高璟恒 这个数学家研究过,结果是=1,0.9的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成分数?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http://www.guokr.com/question/149029/可以看看这个网址,结束很详细。
@ 张娇娇 谢谢,老师的回答,可惜网页404了 哈哈
@ 自助者天助 不用纠结这个了,不会考的。
今年二战,想问一下用2016的高分指南还是买新的2017年的,教材变化大吗。
@ 猫爷不见了 变化很大,建议买17年的.
第四章 第155页第30题 为什么方程两个根为整数就可以得出判别式△是一个完全方式?第31题K不等于0时为什么得出判别式△必为完全平方数?答案解释不清楚
@ Leo-Yuan 根据求根公式,根号里面刚好是判别式,因为解是整数,所以根号肯定能开出来的。
老师,高分指南65页最下面一行,小张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所行的路程是他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的路程的三倍。 我不懂这是为什么。
@ 我一定会考上研 第一次相遇两人一共走了一个甲乙的距离,第二次是3个,所以所用的时间是3倍的关系,所以三次相遇后每个人的路程都是第一次相遇时的3倍
陈老师,我买的数学高分指南,书上说有配套视频讲解,麻烦给我发一下吧,谢谢啦
@ 14碧水蓝天 增值视频 | 陈剑老师博客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还有顿悟的哟
老师高分指南第86页第13题,我们在求这两个地点间的距离时,怎么判断这两辆车的第二次相遇是相同方向还是相反方向呢,因为好像方向不同的话结果也不一样,在做这种条件充分性问题时,是不是两种情况都要考虑呢
@ 光生 是的,
配套全书视频讲解
@ 何小孬 http://www.mixueedu.com/或者增值视频 | 陈剑老师博客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
老师,像数学高分指南里的核心专题点睛是会在冲刺阶段讲么???还是那个我们自己在下面看呀?
@ 剽悍小白羊 http://www.ichenjian.com/1564.html上面有暑期学习安排哦
老师,刚刚买的书收到了,是不是还有视频啊
@ 虚掷青春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
老师,我想问数学顿悟有视频可以看吗?
@ 那一抹儿阳光 可以的
老师,您说无理数除了开方开不尽得数还有别的数,比如一些对数。可是对数开的尽的是有理数开不尽的才是无理数呀。这我不太明白。
@ 我的同桌说他的同桌好萌啊 老师说一些对数也是无理数,比如log2的真数为3时
老师,您好问题1:高分指南P103的例8中,为什么不同时讨论2(X的平方)与4的正负性;为什么不讨论m的正负性,是因为m是设定的一个变量吗?此外P114的例5中 解答中讨论了常数项的正负,能不讨论常数项只讨论最高次项吗?希望老师能帮我总结一下待定系数类题目这类问题的讨论情况,是针对最高次项还是常数项还是二者兼顾 。问题2:一多项式能被一个完全平方式整除(完全平方式是多项式的因式),就必须考虑待定系数?问题3:P105 的例19 把log a (2) log b(2)分别与0比较后得出 0a>b,这样思考可以吗?问题4:P118的第6题,您同乘(X-1)的目的是:两式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相等,那么两式相等? 如果用特值法是不是容易出错呢 直接设X=0,这道题倒是可以。问题5:类似P118条件充分判断的3,7,8这类题目 考试时候,如果算出1)充分 2)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因为感觉1)和2)是矛盾的,选1)就不选2) 。谢谢!
@ 爱问的猴儿 1,103页书上的讲解是讨论过的呀,书上讨论了同正或一正一负,同负时与同正时结果相同,所以不用讨论,一正一负时2与4的正负性互换不影响结果,m是假设出来根据题目求解的,正负性可以根据题目得出唯一结论不用讨论。114页所有项都要考虑,但是题目中可知,x的4次方分成x的2次方时系数同号,一般写成正的,因为如果为负可以提出-1,不影响结果,但是-2是异号相乘的积,不知谁正谁负,要讨论。所有的题目都是要考虑所有项的,但是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正负性信息或根据题目只能得出唯一的整数或负数符合要求时,正负性已定,不用再讨论,
@ 张娇娇 相当于比如(a+b+c)的平方,其中b是假设要求解的,就不做讨论,相当于只讨论a,c.一正一负有(-a+b+c)的平方等于(a+b-c)的平方,a,c的正负互换不影响结果。而a,c同号时,(a+b+c)的平方=(-(a+b+c))的平方,所以只用讨论同正即可。
@ 爱问的猴儿 是的
@ 张娇娇 您所说的明确给出正负性的信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一多项式分成两个因式相乘,其中一个因式的每一项都是已知的,另一因式的最高项次数和常数项肯定是确定的,这时只用设中间项的系数即可,无需讨论最高项和常数项。但是如果这两个因式都是未知的,则需要讨论最高项和常数项。
@ 爱问的猴儿 不是最高项,这里说的是二次项,三次的时候又不一样,你直接都讨论不会错的,其实我没见过这样总结分解因式的,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老师的知识点的讲解,不能从个别题目去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 张娇娇 一般考因式最高项就是二次项吧 三次没见过 做题时候
@ 爱问的猴儿 不代表没有,好好复习哟,加油
@ 爱问的猴儿 2,我暂时还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 张娇娇 因为一个多项式能被(X+A)的平方整除,直接用因式定理可能无法完全得出多项式中的参数。则考虑待定系数,
@ 爱问的猴儿 要先根据多项式来判断。希望能给出具体的题目,你这样根据老师讲的某一道题时说的一句话来做总结我觉得不是很好,数学题目变化一个常数,一个符号题目整个就变了,和之前用的方法就会不同,你给我具体的题目我才可以告诉你老师为什么这么讲,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索。
@ 爱问的猴儿 3,0不大于a和b呀
@ 张娇娇 我的意思说用图像法画图解题,底数大于0小于1时,底数越接近1时,图像越靠近Y,根据题目可知a,b两底数都是大于0而小于1的,真数都是2,因为logb(2)>loga(2),而前者图像更远离y轴,a>b>0 ,您看看这样对吗
@ 爱问的猴儿 对的
@ 爱问的猴儿 4,是的,但是当乘的数是0时,这两个式子也刚好相等
@ 张娇娇 是不是有些题目会拿这个当陷阱,比如:两式同乘以0结果等,说明两原式也等
@ 爱问的猴儿 也许会,
@ 张娇娇 只有当两式同乘以非0式时,两式相等,才可说明原两式相等,乘以0相等,不能说明原两式等。
@ 爱问的猴儿 5,不可以不算,最好两个都检验一下,
@ 张娇娇 但是像高分指南 P118 7,8题 ,另一个用拼凑的方法算只能让项越变越复杂,算的话肯定费时间,(其实算两下就可以排除了)我觉得类似7 ,8题 如果1)符合,2)就不用算了。。。
@ 爱问的猴儿 不可以,第六题两个选项也是矛盾的,但是都符合要求,所以,最好不要。
陈老师,您好 !我是二战的学员,第一年我的数学前面15个全对,可是条件充分性判断 却错了5个!今年我二战 应该怎样把成绩提上来
@ 张钵子钵子张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method这里有二战考生黄金建议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概率初步342页例13,为什么不考虑ABCD均正常工作的概率呢
@ 光生 因为题目中没有说当abcd都正常工作时线路可以正常工作。
2700F
登录回复
老师,请问:在求余式的时候强制令除式为0,但是比如高分指南122页第4题,这种除式不可能为0的,为什么也能强制令它为0呢?
B1
登录回复
@ JMAY 只是带入特殊值,除式不能为0是因为除数为0没意义,但是把它看成乘法的时候是可以的,所以带入特殊值使计算方便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谢谢老师!那像这条题目看成乘法的时候除式也不可能为0,没法取到这样的特殊值怎么办呢?
B3
登录回复
@ JMAY 那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4
@ 张娇娇 那这题用什么方法呢,但是讲解里还是用的这种方法啊,
2699F
登录回复
老师,听你在高分指南习题讲解视频–第一章第五节提高部分讲最后一题时,提到一个余数不变的定理,我搜了好久没找到这个定理的官方定义,老师你可以总结一下余数不变定理吗
B1
登录回复
@ 李福肥 第九题吗?老师没说呀,我听了好几遍老师说的是把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哦哦,我听的是陈剑老师讲的旧版的2015年的(或2014年)的提高题视频,不是最新那个老师讲的视频
B3
登录回复
@ 李福肥 建议听最新的哟
2698F
登录回复
P35 例九 是不是应该加上条件:“假设每人都喝了三种饮料” 这样题目更严谨点?
B1
登录回复
@ OK小菇凉 不用这样假设哦,题目是平均,你在看看。
2697F
登录回复
老师好。高分指南第三章第五节第十一题(P118),陈老师在讲解时,说除了化简公式以外,还可以用特值法,我一开始也是用特值法做的,分别取1、2和二分之一,求出1这个答案,但是D和E两个选项中除了1以外还有其他解,而且特值法在逻辑上不是只能证伪吗?加上这道题特值可以取很多数,个人观点无法是用特值法排除DE选项啊!最后请问老师这个题真的可以用特值法吗?请老师说明下,谢谢!
B1
登录回复
@ 自助者天助 用特值法证明其他选项不对。将=0和-1带入,求解与abc=1不符
2696F
登录回复
老师好,请问怎麽获得全书配套视频?配套视频是指基础题与提高题的讲解吧,还是还有前四节的视频
B1
登录回复
@ 破铜烂铁1994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在这里可以购买全套的视频,包括所有。有问题可以问客服。
2695F
登录回复
老师,307面例五对四个家庭临时组队的时候答案用的还是例四的数据,可是题目不是要求前排是男,后排是女,也就是说他们捆绑时的顺序不是一定的吗
2694F
登录回复
老师,307面例五对四个家庭临时组队的时候答案用的还是例四的数据,可是题目不是要求前排是男,后排是女,也就是说他们捆绑时的顺序不是一定的吗
B1
登录回复
@ 光生 前后一男一女的意思是如果前排是男,后排就是女,如果前排是女,后排就是男。
2693F
登录回复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可以找找看,或者问客服的哟
2692F
登录回复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可以找找看,或者问客服的哟
2691F
登录回复
p325页 高分指南,2017年,事件的包含与相等写错了
B1
登录回复
@ Lemooooooooon 谢谢,应该是事件A包含于事件B
B1
登录回复
@ Lemooooooooon 谢谢,应该是事件A包含于事件B
2690F
登录回复
老师如果俩个数互质,那这两个数就不可以是负数吧?
B1
登录回复
@ 刘新 一般不考虑负数的
B1
登录回复
@ 刘新 一般不考虑负数的
2689F
登录回复
老师您好,做高分指南第二章时,那个正方形的地板用正方形的瓷砖铺对角线是51块砖,为什么能得出铺满整个地板就用51乘51,边长和对角线也不等啊
B1
登录回复
@ 我叫宋晴天 铺瓷砖的时候对角线上有几块边上也就是几块,你自己画个小的看一下。
B1
登录回复
@ 我叫宋晴天 铺瓷砖的时候对角线上有几块边上也就是几块,你自己画个小的看一下。
B1
登录回复
@ 我叫宋晴天 长度不相等,但是瓷砖的块数相等。
B1
登录回复
@ 我叫宋晴天 长度不相等,但是瓷砖的块数相等。
2688F
登录回复
请问关于直线关于直线对称时,利用角公式求解斜率,怎样确定其正负呢?还有就是关于调和平均值小于几何平均值老师能再具体讲讲吗
B1
登录回复
@ 光生 根据角度可以确定斜率正负,基本不等式:√(ab)≤(a+b)/2那么可以变为 a^2-2ab+b^2 ≥ 0a^2+b^2 ≥ 2abab≤a与b的平均数的平方http://baike.so.com/doc/5569550-5784744.html这个网址上有讲解
2687F
登录回复
关于高次方的多项式因式分解怎么做,比如四次多项式或三次多项式。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比如高分指南第三章强化提高题充分判断题的第三题分子的分解,我没看答案没听讲解,想同您讨论下思路。只是自己思考了一下,但是还没有分解出来。通过观察,分子如果能分解出与分母中相同的因式,然后上下约分即可。这道题主要是分子的四次多项式分解比较麻烦。观察到分子中常数项可以拆分为100和144分别与前面的次项配成诸如完全平方之类的式子。还是通过把高次项降为二次项及以下,具体怎么降次。还有就是条件充分判断第四题分式前面三次多项式也需要进行因式分解。我的想法是用条件1 条件2 分别对原式进行拼凑然后在化简,您看一下对那个三次的多项式直接因式分解或者化简,怎么进行。还有第十题,把条件2代入后用补充常数项的办法可以将原式分解为三个一次因式相乘,但是我代入条件1就没有太多的办法进行分解了,还是用补拆项的方法吗还是其他的方法。以上三个题是我对高于二次的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不解之处,因为解高次方程也需要进行分解,所以这种方法的掌握比较关键。就以上三个例子,希望您能给我些许提示。谢谢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降次必须有等式,要么开方,降次_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4258554-4461190.html这里是降次的具体解释,你先搞清楚什么是降次,书上有这些题目的详细讲解,视频上也有,你先看看。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降次必须有等式,要么开方,降次_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4258554-4461190.html这里是降次的具体解释,你先搞清楚什么是降次,书上有这些题目的详细讲解,视频上也有,你先看看。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此外陈剑老师的17全程课程在哪里购买课件听课。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幂学教育-专注MPAcc、MBA辅导 http://www.mixueedu.com/
2686F
登录回复
请问一下 高分指南334页例16中的第2问 0.4的²≤0.01怎么解出来X>5 和2的10次方有关系吗
B1
登录回复
@ 奚壮壮圆滚滚 我做的时候是往里代,0.4=0.1*2^2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还是不懂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怎么解出来x>5
2685F
登录回复
老师,请问高分指南76第23题 , 为什么小车3 大车 1不算是可行方案呢
B1
登录回复
@ 我一定会考上研 因为要尽量坐满,大车1的时候,两辆小车就可以坐下了,不需要3辆哦
2684F
登录回复
老师,请问0.9的循环用分数怎么表示,谢谢
B1
登录回复
@ 高璟恒 这个数学家研究过,结果是=1,0.9的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成分数?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http://www.guokr.com/question/149029/可以看看这个网址,结束很详细。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谢谢,老师的回答,可惜网页404了 哈哈
B3
登录回复
@ 自助者天助 不用纠结这个了,不会考的。
2683F
登录回复
今年二战,想问一下用2016的高分指南还是买新的2017年的,教材变化大吗。
B1
登录回复
@ 猫爷不见了 变化很大,建议买17年的.
2682F
登录回复
第四章 第155页第30题 为什么方程两个根为整数就可以得出判别式△是一个完全方式?第31题K不等于0时为什么得出判别式△必为完全平方数?答案解释不清楚
B1
登录回复
@ Leo-Yuan 根据求根公式,根号里面刚好是判别式,因为解是整数,所以根号肯定能开出来的。
2681F
登录回复
老师,高分指南65页最下面一行,小张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所行的路程是他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的路程的三倍。 我不懂这是为什么。
B1
登录回复
@ 我一定会考上研 第一次相遇两人一共走了一个甲乙的距离,第二次是3个,所以所用的时间是3倍的关系,所以三次相遇后每个人的路程都是第一次相遇时的3倍
2680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我买的数学高分指南,书上说有配套视频讲解,麻烦给我发一下吧,谢谢啦
B1
登录回复
@ 14碧水蓝天 增值视频 | 陈剑老师博客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还有顿悟的哟
2679F
登录回复
老师高分指南第86页第13题,我们在求这两个地点间的距离时,怎么判断这两辆车的第二次相遇是相同方向还是相反方向呢,因为好像方向不同的话结果也不一样,在做这种条件充分性问题时,是不是两种情况都要考虑呢
B1
登录回复
@ 光生 是的,
2678F
登录回复
配套全书视频讲解
B1
登录回复
@ 何小孬 http://www.mixueedu.com/或者增值视频 | 陈剑老师博客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
2677F
登录回复
老师,像数学高分指南里的核心专题点睛是会在冲刺阶段讲么???还是那个我们自己在下面看呀?
B1
登录回复
@ 剽悍小白羊 http://www.ichenjian.com/1564.html上面有暑期学习安排哦
2676F
登录回复
老师,刚刚买的书收到了,是不是还有视频啊
B1
登录回复
@ 虚掷青春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video
2675F
登录回复
老师,我想问数学顿悟有视频可以看吗?
B1
登录回复
@ 那一抹儿阳光 可以的
2674F
登录回复
老师,您说无理数除了开方开不尽得数还有别的数,比如一些对数。可是对数开的尽的是有理数开不尽的才是无理数呀。这我不太明白。
B1
登录回复
@ 我的同桌说他的同桌好萌啊 老师说一些对数也是无理数,比如log2的真数为3时
2673F
登录回复
老师,您好问题1:高分指南P103的例8中,为什么不同时讨论2(X的平方)与4的正负性;为什么不讨论m的正负性,是因为m是设定的一个变量吗?此外P114的例5中 解答中讨论了常数项的正负,能不讨论常数项只讨论最高次项吗?希望老师能帮我总结一下待定系数类题目这类问题的讨论情况,是针对最高次项还是常数项还是二者兼顾 。问题2:一多项式能被一个完全平方式整除(完全平方式是多项式的因式),就必须考虑待定系数?问题3:P105 的例19 把log a (2) log b(2)分别与0比较后得出 0a>b,这样思考可以吗?问题4:P118的第6题,您同乘(X-1)的目的是:两式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相等,那么两式相等? 如果用特值法是不是容易出错呢 直接设X=0,这道题倒是可以。问题5:类似P118条件充分判断的3,7,8这类题目 考试时候,如果算出1)充分 2)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因为感觉1)和2)是矛盾的,选1)就不选2) 。谢谢!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1,103页书上的讲解是讨论过的呀,书上讨论了同正或一正一负,同负时与同正时结果相同,所以不用讨论,一正一负时2与4的正负性互换不影响结果,m是假设出来根据题目求解的,正负性可以根据题目得出唯一结论不用讨论。114页所有项都要考虑,但是题目中可知,x的4次方分成x的2次方时系数同号,一般写成正的,因为如果为负可以提出-1,不影响结果,但是-2是异号相乘的积,不知谁正谁负,要讨论。所有的题目都是要考虑所有项的,但是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正负性信息或根据题目只能得出唯一的整数或负数符合要求时,正负性已定,不用再讨论,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相当于比如(a+b+c)的平方,其中b是假设要求解的,就不做讨论,相当于只讨论a,c.一正一负有(-a+b+c)的平方等于(a+b-c)的平方,a,c的正负互换不影响结果。而a,c同号时,(a+b+c)的平方=(-(a+b+c))的平方,所以只用讨论同正即可。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是的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您所说的明确给出正负性的信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一多项式分成两个因式相乘,其中一个因式的每一项都是已知的,另一因式的最高项次数和常数项肯定是确定的,这时只用设中间项的系数即可,无需讨论最高项和常数项。但是如果这两个因式都是未知的,则需要讨论最高项和常数项。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不是最高项,这里说的是二次项,三次的时候又不一样,你直接都讨论不会错的,其实我没见过这样总结分解因式的,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老师的知识点的讲解,不能从个别题目去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B4
@ 张娇娇 一般考因式最高项就是二次项吧 三次没见过 做题时候
B4
@ 爱问的猴儿 不代表没有,好好复习哟,加油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2,我暂时还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因为一个多项式能被(X+A)的平方整除,直接用因式定理可能无法完全得出多项式中的参数。则考虑待定系数,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要先根据多项式来判断。希望能给出具体的题目,你这样根据老师讲的某一道题时说的一句话来做总结我觉得不是很好,数学题目变化一个常数,一个符号题目整个就变了,和之前用的方法就会不同,你给我具体的题目我才可以告诉你老师为什么这么讲,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探索。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3,0不大于a和b呀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我的意思说用图像法画图解题,底数大于0小于1时,底数越接近1时,图像越靠近Y,根据题目可知a,b两底数都是大于0而小于1的,真数都是2,因为logb(2)>loga(2),而前者图像更远离y轴,a>b>0 ,您看看这样对吗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对的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4,是的,但是当乘的数是0时,这两个式子也刚好相等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是不是有些题目会拿这个当陷阱,比如:两式同乘以0结果等,说明两原式也等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也许会,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只有当两式同乘以非0式时,两式相等,才可说明原两式相等,乘以0相等,不能说明原两式等。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是的
B1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5,不可以不算,最好两个都检验一下,
B2
登录回复
@ 张娇娇 但是像高分指南 P118 7,8题 ,另一个用拼凑的方法算只能让项越变越复杂,算的话肯定费时间,(其实算两下就可以排除了)我觉得类似7 ,8题 如果1)符合,2)就不用算了。。。
B3
登录回复
@ 爱问的猴儿 不可以,第六题两个选项也是矛盾的,但是都符合要求,所以,最好不要。
2672F
登录回复
陈老师,您好 !我是二战的学员,第一年我的数学前面15个全对,可是条件充分性判断 却错了5个!今年我二战 应该怎样把成绩提上来
B1
登录回复
@ 张钵子钵子张 http://www.ichenjian.com/category/method这里有二战考生黄金建议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2671F
登录回复
还有概率初步342页例13,为什么不考虑ABCD均正常工作的概率呢
B1
登录回复
@ 光生 因为题目中没有说当abcd都正常工作时线路可以正常工作。